日前深圳市出台了国内第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规划——《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成为深圳创新发展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行动指南和具体部署。规划提出,力争用2至3年,自主创新的区域影响力初步显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以上,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1万亿元以上,2015年研发投入达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万亿元以上。
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力争用2至3年时间,建成一批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创新计划和专项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创新中介服务机构,自主创新的区域影响力初步显现。至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以上,每万人口年度专利授权数量达到22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以上。再用5年时间,建成若干高水平研究生院和大学,聚集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拥有一批国际化创新型领军人才,形成一批跨国创新企业,建成国际化高技术产业基地,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创新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至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每万人口年度专利授权数量达到32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万亿元以上。
规划内容涵盖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诸多方面,确定了基本战略、原则、重点和布局,明确了“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发展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和社会文化创新”等五大主要任务,以及实施提升基础能力等十项重大工程和五项保障措施。
1、五大主要任务
——发展方式创新:促进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发展空间向多维领域拓展;促进发展路径向生态循环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向协调均衡转型;
——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激励保护机制、政府管理服务体制;
——科技发展创新:加强基础研发能力,提升技术开发能力,提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构建创新平台体系,完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合作体系;
——产业发展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生业态,促进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化,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推进产业组织创新;
——社会文化创新:提高公众创新素质,弘扬特区创新文化,强化社会创新服务,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2、十项重大工程
——基础能力工程:加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建设,力争2015年拥有9至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能力工程:工程研发平台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到2015年力争新建10至15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建15至2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80至100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科技计划工程:产业前沿技术重大项目攻关计划、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设;
——新兴产业工程: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网络信息服务项目建设、生物产业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到2015年,实施120至15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高端产业工程:电子信息高端产业项目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
——产业服务工程:孵化器建设、加速器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交易平台建设、投资服务平台建设;
——创新支撑工程: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城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标准化体系和品牌建设;
——城市空间工程:城市功能区建设、城市更新改造、城市信息化建设;
——创新文化工程:创新文化载体建设、文化创意平台建设、文化产业集群建设;
——开放合作工程:“深港创新圈”建设、深港金融合作、深港基础设施合作、国内区域合作、国际技术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