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历时一年绘就新一轮城市发展蓝图。“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提出,到2020年,深圳将成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大都会。为积极应对新时期城市发展形势的需要,经国家建设部批准,2006年10月,我市开始对《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进行修订,编制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蓝图。
在日前的总规修编草案公示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闫小培表示,此次总规修编注重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面临空间资源紧约束的特大城市,总规修编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目标,实现“竞争上游”到“上游竞争”发展策略的转变,积极探寻紧约束条件下城市成功转型的动力机制和路径方向,在理念和技术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和突破,为城市全面转型成功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指引。
深圳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草案是对96版总规的一次修编和完善,不是推倒重来。此次总规修编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综合协调难度高。市规划局成立了专门机构,组织了上百批的现状调研,召开了三十多次的部门协调会,进行了几十回合的技术审查,编制了十多期工作简报,充分发挥其组织、统筹和协调作用,确保修编工作有序推进,还主动与香港、广州、东莞、惠州、珠海等周边城市进行充分沟通。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深圳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6区,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修编工作本着“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机制,全面有序地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送审稿)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以及建设部和广东省专家联审会审查,于10月16日获建设部正式审批。目前有关方面已根据审查意见,对纲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成果草案。从22日起,总规成果草案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广泛征询社会各界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城市竞争力,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总规修编突出战略要素,将深圳的发展重点统入区域及国家战略,同时把握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研究转型期的城市发展路径,明确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实现手段。
草案提出了深圳的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深圳的城市性质为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大都会。
规划明确我市五项城市职能:1.国家经济特区,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深港共建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文化产业基地。4.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5.具有滨海特色的国际著名旅游地。规划提出,我市城市发展的三大总目标是:一、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担当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城市。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城市。三、依托华南,立足珠三角,加强深港合作,共同构建世界级都市区。
规划创造性地建立了量化的作为检验总体规划实施效果的分目标指标体系,共设立涉及区域协作、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生态保护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为有效落实城市发展分目标,规划创新提出了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共48项。规划提出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900平方公里。
此外,规划还首次提出将城市管理服务人口规模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管理服务人口是城市在其辖区内需要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城市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半年以下暂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