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促发展,“龙岗模式”让人人都可以享有艺术
龙岗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在全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龙岗区抢抓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深度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高效整合外部优质文化资源,将“文化大餐”越做越香。
深圳客家文化的“大本营”
客家文化是深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而拥有客家古民居200多处的龙岗区,更是深圳客家文化的“大本营”。不久前,龙岗一名普通公务员曾志友利用业余时间,耗费十年用画笔写遍龙岗及广东周边乃至全国的客家民居,并出版了《客家民居写生作品集》。
在龙岗,隐藏保存了不少颇具特色和价值的客家城堡式围屋。在龙新社区兰水壆村就有一座叫环水楼的客家围,曾经出过三位岁进士,而龙岗的读书尚文之风亦在此兴起。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村的鹤湖新居,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也是深圳现存客家围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如今这里是龙岗的客家民俗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通过丰富的展览和体验,向世人展示客家人的婚俗文化、劳动农具、生活方式。
文化产业集群助推发展
龙岗文产发展爆点要追溯到2004年,大芬油画村开启了深圳文博会分会场的先河。到2009年,龙岗仅有大芬油画村和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两个园区基地,到2012年的3年间,龙岗的文产基地呈现“井喷”,大批产业基地园区扎根发展。
根据专业统计公司对龙岗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2012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共400家;文化产业园区18个;全区实现产值434.6亿元,同比增长9.76%。文化产业在龙岗形成了独有“龙岗模式”:深度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高效整合外部优质文化资源,大力培育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基地、园区,引导传统优势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交叉渗透,促使文化产业成为龙岗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助推器。
家门口欣赏国际级表演
曾几何时,深圳被调侃是“文化沙漠”,而远离城市中心的龙岗居民,更是甚少有机会在家门口欣赏文化演出、体育赛事。2011年的大学生运动会,龙岗区探索性的将世界级场馆大运中心交给专业化企业团队运营,开辟了“总运营商捆绑专业运营团队”模式,破解大型场馆赛后运营这一“世界性难题”。
了解到,今年下半年龙岗的“文化大餐”菜品丰富:10月将迎来热波大型户外音乐节、大型儿童舞台剧《洛克王国大冒险》;11月将迎来中国男排联赛八一主赛场、首届深圳国际啤酒文化节;12月第二届WTA网球公开赛、跨年演唱会以及元旦期间举办的迷笛音乐节。
龙岗区文化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能用一种方式,可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用文体设施,感受文化氛围,人人都可以享有艺术。”
摘自深圳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