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在广州召开的全省社会工作会议上,深圳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叶民辉代表深圳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作了题为《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为社会建设注入新活力》的发言。
“无主管”单一登记制度获创新奖
据叶民辉介绍,近年来,深圳市在强力推进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屡见创新之举。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改革发展,相关内容连续三年被列为全市重大调研课题和重点改革项目。近期深圳市委、市政府还将出台《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出一系列社会组织的改革举措,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政策框架。
深圳市探索建立社会组织“无主管”单一登记制度,获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截至去年底,全市共登记社会组织4554家,其中社会团体188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648家,基金会19家,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达645家。特别是推动了“壹基金”在深圳落户,使之成为中国首家成功“转正”的民间公募基金。
推动行业协会“去行政化”
叶民辉透露,今年,深圳将深化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等8类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突破“一业一会”限制,适当细分行业,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去垄断化”;建立政府年度转移事项目录、购买服务目录和具备资质条件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社会组织目录,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对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帮扶制度,落实税收减免和其他优惠政策;完善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平台,指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实行基本情况、财务收支、接受捐赠、收费项目和标准等信息公开;建立社会组织诚信数据库和从业人员诚信数据库,并纳入全市的诚信系统;充分用好特区立法权,加快《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组织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的立法进程,率先形成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摘自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