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如何提升创投生态?
【行业资讯】来源:南方网2018-03-26 11:47
一场云集了物联网(IoT)产业领军人、高校学者、粵港澳大湾区创业人士的论坛近日在深圳举行。在这场主题为“IoT时代创科企业的机遇和挑战”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如何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携手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作为一个创科企业聚集的盛会,如何对创新科技进行有效孵化成为当天的热点话题之一。有专家指出,深圳的创投生态某些方面可以跟硅谷媲美,甚至比硅谷做得更好,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深圳与硅谷的差距。缺乏研究型大学、完整的配套设施、国际化人才是深圳创投生态环境的主要短板,深圳应在这三方面加强建设。
硅谷的启示
缺乏多元化人才和文化或给创新带来局限
创新企业离不开孵化器。硅谷孵化器顾问蔡炯在论坛上分享了硅谷顶尖孵化器的经验。他指出,硅谷能够诞生成千上万的高科技公司、其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在全球赢得很高的地位,与一系列非技术性制度分不开。
“在硅谷,发明家有了好的创意或技术,从资金筹集、申请营业执照到财务管理、公司上市等都有各种专业性公司来帮助运作,就像是用流水线生产企业。总而言之,硅谷的创新环境是个非常优质的‘生态系统’。”蔡炯说。
硅谷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大学、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风险资本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猎头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破产清算公司等诸多有利于创业者创业的机构组织组成。这些组织除大学、研究机构外,赚钱的方式主要是以服务、投资换取新公司的股权。
“这些组织尤其是大学、风投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创建新公司的门槛,激起了创业者的创业欲望。在创业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自然而然形成一个风险均占、利益共享的联动组织,也大大提高了创业速度和成功率。”蔡炯这样评价。
他认为深圳的创投生态在某些方面可以跟硅谷媲美,甚至比硅谷做得更好。在风险投资及金融层面,深圳已不再是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组成的传统金融格局,新的金融形态层出不穷,创投对创新敏锐度高,专业、投资能力强,而且国际化。另外,深圳市政府设立总规模达1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股权投资,不断为深圳的种子期、初创期等“双创”企业注入新鲜活力;还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直接融资,支持成熟期企业上市融资。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深圳与硅谷的主要差距,缺乏研究型大学、完整的配套设施、国际化人才是深圳创投的主要短板。”蔡炯分析认为,硅谷有斯坦福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研究型大学,围绕两所大学分布着3000多家高科技产业和许多研究开发机构,斯坦福有粒子加速器实验室和斯坦福工业园,伯克利有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深圳目前没有可以和硅谷匹敌的产学研结合的大学,而大学才是创新技术的真正源头。
配套设施方面,“硅谷的律师事务所、风险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公司等诸多机构组织,它们之间的联动性非常好;而深圳专门针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基础服务设施还在起步阶段。”蔡炯说。
从人才的国际化来看,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源源不断为硅谷输入新的人才和创意。深圳虽然也是移民城市,但深圳的人才主要还是以中国人为主。蔡炯认为,缺乏多元化的人才和文化,某种程度上也会给创新带来局限。
深圳的优势
联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形成产业生态链
“我手上的这个无人机在瑞典设计,但却在深圳一家初创公司做优化和小批量生产。这让我联想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深圳和香港带来的科技协同效应。”论坛一开始,全球技术解決方案公司艾睿电子元器件业务亚太区总裁余敏宏就拿着一个精巧的无人机给大家这样介绍。
在余敏宏看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有充分的优势。“深圳是科技创新之城,这里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依托珠三角这个产业中心,有东莞、佛山提供生产基地,有广州提供丰富的商贸信息和资源,深圳与这些城市紧密联结,在过去的发展中,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对香港来说,这是深圳特区最大的优势。”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最新公布的财政预算案,香港特区政府向创科部门拨款64亿美元,包括为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深港创新科技园第一期拨款25亿美元,用以支援深港创科发展,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深圳的优势是科技创新和生产能力,香港的优势是国际化的金融服务。随着深圳与香港的合作进一步深入,深圳的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将得到大幅提升。”余敏宏说。
余敏宏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助香港和深圳、广州等内地城市在科研、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协同合作。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的九个城市和两个特区各有优势,比如深圳具有高科技产业的优势,广州是商贸信息中心,香港拥有国际化的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一定要将这些连起来,通过合作来达到优势互补。
“当然大湾区各地的人才和交通网络的一体化同样不可缺少。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具有人才优势,未来应通过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来吸引更多国际化的科研人才,国际化人才是打造世界级创新科技园的重要元素。”余敏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