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山西太原的一间工作室内,40岁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艺术传承人王博细心地制作着面塑。和面、上色,手中不同颜色的面团,几经捏、搓、揉、掀,再用工具刀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镶上装饰,短短几分钟,一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便诞生于王博的指尖。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是以面粉、糯米粉、蜂蜜等为原料,塑造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象的传统民俗艺术。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南宋《东京梦华录》中也对捏面人有过描述:“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
王博介绍,面塑品种可分为三大类:春节祭祀祖先用的枣花馒头、面鱼等祭祀品;祝寿用的寿桃、佛手,婚礼用的“喜”字馒头、双石榴等礼品;制作成小说、传说中的人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儿童、老者、文官、武将等形象的艺术观赏品。
从小受奶奶影响,从7岁开始,逢年过节王博总是要跟着奶奶捏一些面鱼、面虎、面人、面馍,耳濡目染,对面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博的记忆里,童年时的娱乐活动并不多,在路上遇到捏面人的艺人,他能站着看几个小时,“如果能得到一个面人,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我从2000年开始拜太原老一代面塑传承人张振明为师学习面塑,至今已经有18年了。”王博告诉记者,在张振明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开始从事传统面塑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了传统面塑的技艺。王博不满足于当地传统的面塑工艺技术,决定走出去拜师学艺,2004年,他师从北京“面人萧”萧占行学习精品面塑工艺。
王博表示,以前,为了生活,许多面塑艺人都会挑着箱子上街做面塑,走到哪,一不吆喝,二不耍嘴,板凳一搁,手起面落,自然有顾客起堆成簇。现在,越来越少的收入让很多面塑艺人放弃这门手艺,面塑艺术面临着失传,“孩子们的玩具也多了,很难把注意力放到面塑上”。
“面塑工艺有很多短板,比如易碎、易裂、易变质等。”在学习的基础上,王博对传统面塑的材料配方进行研究,用各种面粉、糯米粉、蜂蜜等原料以不同比例反复试验,使面塑配方的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可以使面塑作品不变形、不干裂、不褪色、不发霉,还可以永久保存。
2011年,受法国圣丹尼市当地华侨商会与关公协会的邀请,王博前往法国表演面塑艺术,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观看,有当地人称面塑为“中国的雕塑”。面塑艺术的大受欢迎让王博认识到传统非遗技艺的强大生命力,也让他认识到:“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才能传承好非遗”。
从2006年开始,王博每周都要去太原市的几所小学,向小学生传授面塑制作技艺。为了让更多的小学生喜欢面塑、了解面塑,王博不断研究容易被小学生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制作他们喜欢的卡通、动画人物面塑,同时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孩子们对面塑学习的热情让王博看到了面塑传承的希望。
“我的小徒弟里,今后能真正走上面塑道路的也许不多。但让更多人了解面塑,对面塑产生感情,让传统文化走进他们心中,就是对面塑艺术最好的传承和保护。”王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