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虽然不产狮子,但当外来的狮子文化传入以后,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理想和情操。而这种在外来文化基础上的改头换面,其客观上是因为从西域传入的真狮和狮子文化数量有限,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耳闻目睹,故仅凭口述笔传,这也更增加了对狮子形象的敬畏和神奇性。
葵口三足狮子纹鎏金银盘 杨晓君摄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畅通,西域商人往来不绝,许多国家前来朝贡和交流,并向皇室进贡狮子,使人们得以一睹这稀罕之物的真面貌。在一些文人名士亲眼目睹狮子的真容之后,与之相关的艺术品也就出现了。
从中国的古代文献里,可常常看到西域国家向中国献狮子的记载,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康国贡献了一头狮子,太宗命虞世南做《狮子赋》赞誉,其中不仅介绍了狮子运来途中的艰险,也具体描绘了狮子的外貌和威猛,“嗔目电曜,发声雷响。拉虎吞貔,裂犀分象”。其他一些进贡的狮子则来自吐火罗、米国、波斯以及大食国等。
唐代更是中国与外来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狮子造型和图案已是一种常见题材,唐代的狮子文化,从高达3米的陵墓石狮,到长不盈寸的工艺金属狮,全都比例合适,体态生动,狮子尾巴类似牛尾,即使民间舞狮活动的狮型,也无不带有威猛和野性,颈项大多没有饰物。狮子纹样在此时雍容、多元的历史情境中发展到了极致,并调和着中西不同的审美趣味,展现出盛世唐朝磅礴大气的王者风范。
葵口三足狮子纹鎏金银盘杨晓君摄
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收藏着一件威风凛凛的狮纹鎏金银盘,葵口三足狮子纹鎏金银盘,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文物。高6.7厘米,口径40厘米,1956年陕西西安八府庄东北出土。这件狮纹银盘为葵花形下面附有浇铸的卷叶形三足,盘中饰一回头嘶吼的狮子纹,宽边沿,周边没有辅助纹样,盘缘饰牡丹花纹,花纹松散,正是盛唐时期金花银盘所具有的特征。雄狮形象逼真、肌肉饱满、孔武有力,姿态威猛雄沉,极好的表现了百兽之王不可一世的气派。
唐代书籍中已有“金花银盘”的名称,指饰有镏金花纹的银盘。由于受到中亚、西亚金银器的影响,在公元7世纪后期至8世纪中叶的盛唐时期,金银器已十分流行,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江南地区制造金花银器的手工业亦相当发达。在唐代,金银器的加工普遍使用切削、抛光、焊接、铆、镀、刻凿等工艺,还使用了手摇脚踩的简单车床,可见当时金银器制作工艺技术相当精湛。
唐代银盘发现甚多,其中带足者有10件之多,多数是三足,少数为四足,保存完好的都是卷曲式的足。唐墓壁画中也有大量金银器物的形象,房龄大长公主墓前室壁画中就描绘了两个卷足盘,一个为五足员盘,另一个是四足多曲盘,而这种样式无疑取材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金银器样式。
而这件葵口三足狮子纹鎏金银盘中鎏金也称涂金,是把成色很高的黄金锤击成薄片,然后剪成细丝,放入干净的锅内加热烧红,再倒入七倍于金丝重量的水银里,搅拌均匀成泥状,之后再放于冷却后的金泥里加入硝酸,再切剜金泥并反复涂抹在已刻好的纹饰上,涂抹均匀后,用温水冲洗掉硝酸,然后加以烘烤,并用水晶或玛瑙不停研磨鎏金部位,使原先金泥中的水银挥发掉,最后把银盘的表面抛光,一件鎏金器物就制作完成了。
葵口三足狮子纹鎏金银盘 图源网络
唐代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工匠们融会贯通,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将外域纹样与传统纹样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使得金银器装饰纹样、器型及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狮子在中国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中国狮子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千年以来逐步形成的文化遗产,即使在今天这个物质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的现代,多姿多彩的中国狮子文化依然有着巨大魅力,宁波各地的牛腿狮、压绷狮、倒挂狮、狮子照壁、狮子柱础、狮子灯、狮子牌坊、镇宅狮、香炉狮、护桥狮、石敢当狮、屋脊狮、踏脚狮等不胜枚举……狮子文化在古老的土地上渗透和普及,与中国的龙凤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